文/檀扒爷
万众瞩目的集中供地,终于来了!
中指研究院5月6日发布,截至4月30日,长春、广州、重庆(主城)、无锡、沈阳5个各区域的中心城市,率先进行了集中供地,累计成交164宗土地成交入市,成交总金额超过2183亿元。
为啥才5个城市?不是集中供地咩?
因为集中是指时间上把一年内的供地分为三次,而且不是平均分,每个城市有差别,不过大差不差就是了,不少城市已经公布了首批集中出让土地公告。
而在这一波供地中,最为亮眼的,毫无疑问是广州。
据统计,广州这次最终成交42块宅地,虽有6块流拍,但总成交金额达到了906亿元,其中有4宗地块达到最高限制地价进入摇号阶段。
对比一下五市累计的2183亿,光它一个城市就超过了四成,可谓占据半壁江山。
广州这高居不下的热度,可见一斑。
看一下土拍的细节,根据3月26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土拍公告,今年广州将分别在3月、6至7月、9至10月这3个时间段供地,其中第一次出让48宗地块,面积是393.6公顷。
对比一下后两次拍卖的面积,分别为115公顷和120公顷,广州这第一轮就直接占了全年宅地供应的63%!
如果再看看地块的区域分布:
荔湾区1宗、白云区8宗、黄埔区3宗、花都区4宗、番禺区5宗、南沙区5宗、从化区4宗、增城区18宗。
中心城区的地块就一个,荔湾区的,剩下往外一圈的白云黄埔番禺也不过16块,最最大头的量,全都是分布在边远地区,尤其是增城,居然有18块之多!
广州这是真的要给楼市降温,还是别有所图?
1、广州的积极性 大得离谱
广州的宅地供应,大头之前一直就不在上半年。
去年上半年,广州供地创5年新高,结果一共也就48宗地,看似和今年持平,但实际上48块中宅地只有30块,数量上少了很多,其中1-4月出让地块总数只有20块。
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疫情问题,由于外部因素影响所以供地节奏被打乱了。
好,我们看下19年的。
数据来源:房天下
1-4月,少得可怜,真正量起来还是从6月开始,几乎一直持续到年底,结合去年供地的节奏一看,还真没错,广州一反常态,在首次供地上就直接砸下了全年三分之二的量,目前的城市中,名列前茅,尤其和隔壁只供应全年量10%的深圳相比,更是如此。
广州的积极性,大得离谱。
2、广州这是在试水?
然而,量超预期,但是质似乎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就像开头提到的,这次48块地中,几乎都集中在“一般偏”和“非常偏”的区域,不说热不热门,跟核心这俩字肯定是不搭界了。
这就奇了怪了,看起来无比激情,甚至有点冲动,结果实际投入却非常保守,这种有点矛盾的举动,让广州的想法很有意思。
大概想想,原因可能也就只有一个了——广州在试水。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第一次宅地的集中供应,从以往的数据看以前一个月最多也就十几块而已,现在大量集中,你别看网上说法一套一套的跟真的一样,结果会怎么样没人知道。
没人知道房企会因为融资问题而尽量收敛从而起到抑制地价的效果,还是疯狂集中火力抢夺热门地块导致溢价更离谱最终带高周边乃至全市房价,这事房企自己都很难判断。
没人知道各地具体会怎么出牌,每一次供地会划出多少的量,是和别人错开,还是因为担心房企资金问题而更加集中供应。
所以,广州决定试水:
一、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带动土拍热度;
二、多消化一些偏远区域的地块。
从结果看,48块只有6块流拍,而且都是增城等区域的,19年10月当月就流拍6块,所以效果很理想。
我们就单看19年,终止或流拍的地块宗数是17,占了总出让数的24%左右,远高于目前第一次出让的12.5%,而在后续的两次集中供地中,毫无疑问核心区域的地块数量会增加,再加上总量都比这一次少很多,以及广州恐怕要居高不下的热度,最终偏远区域的流拍率会有效下降。
你想一下,如果第一波就把核心区域的都扔出来,以现在广州房价涨幅急先锋的架势,可能全都去抢那些核心的了,后续两次供地由于核心区块的缺席,大量的偏远地块会面临流拍。
这可不是广州想看到的,看一看近几年土拍,广州推主城四区之外的区域,尤其是很偏的比如增城、南沙之类的,还是很积极的。
数据来源:凤凰网房产
看看增城,看看番禺,看看南沙,总数名列前茅,成交金额都是350亿以上,明显已经成为了广州的吸金兽,这和广州近两年放出的各个偏远地区的规划,比如增城的十四五规划,比如南沙的副中心地位确立,都是广州给这些地方吹的风,铺的路。
更不得了的,看一下广州落户政策《广州市差别化市外迁入管理办法》, 你会发现广州7个区将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分别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
这些地方,大专就能落户。
懂了吧,卖地,储存人口,都是一套的。广州的楼市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
以上,广州在集中供地上的首秀,可以说效果很理想,不过具体会有什么影响,还不太好说,得等更多城市的结果出来后,起码进入第二轮了,才知道有什么变化。
希望真的能和之前各路专家预测的一样,让地价降一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