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的房价涨跌,既要看横切面。
哪里涨的多,哪里涨的少,哪里涨的快,哪里涨的慢。
同时,也要看纵轴,看历史。
这个城市的房价,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是一直顺应全国大势在走,还是自己有自己的小周期 ,有什么规律可言,能否根据规律进行一定的趋势预测。
为此,我找了几张图表,以北上深广为例分析其中规律。
这是北京10年房价走势图。
先说一下,怎样看图。
第一、横轴的时间是从2012年的1月开始,截止到2021年的4月,大约10年时间。
第二、红轴代表二手房、蓝轴代表新房。
第三、为了更好比较,以2012年的房价作为100%,其他时间段以该时点房价涨幅比例表示,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由冰山指数团队制图,在此表示感谢。
第四、另外可以重点看图上标注的时间点和涨幅比例,这往往是某个周期的峰顶或谷底。
先从图上,看一下北京10年房价的几个特点。
第一、从2012年到2021年,北京房价完整经历了2个半周期,基本呈现全国大概率的“厂”字型分部。
从2012年1月到2014年10月经历涨幅较少的第一周期。
从2014年10月到2019年11月经历涨幅惊人的暴力去库存第二周期。
从2019年11月到现在,为第三周期。
因为明显还未看到第三周期的顶部,所以判断该周期可能只走了整个长度的20%到40%,所以称为半个周期。
第二、北京不管上行周期,还是下行周期,明显存在着同一时间段, 二手涨幅大于新房的局面,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心差”。
这种信心差长期为“正”,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不多见。
全国大多数城市,都是新房涨幅高于二手。
这反应了北京客户对于房价的信心,即使在周期下行阶段,也未减退多少, 而且你会发现一旦这种信心差一旦开始扩大,就是北京要开始新的一轮上涨的周期谷底。
这种时间点分别出现在2012年初,2013年底,以及2019年底。
第三,当你仔细观察,另外存在着轻微二手滞后新房周期特点。
也就是说,新房涨了,二手上涨会略微延迟几个月,但一定不会迟到。
从第一周期起点和第三周期起点明显就可以看出来,尤其是第三周期起点,新房上涨周期起点在2018年底,实际上二手上涨周期起点推迟了2019年下半年新房。
同理,新房横盘或者下跌,二手也会下跌,但也不会迟到,同样下跌起点延后。
毕竟,在2017年三月,北京发出了史上最严调控令,人大过后十天九调控发出,才出现了大约10%左右的二手下跌空间
所以,判断一下北京市场的后续发展:
1、从十年来北京房价起起伏伏判断, 对于北京二手市场,下跌10%,就算是极值,不太可能出现15%以上的较大跌幅, 三次周期都是如此。
2、当北京新房和二手出现三年左右信心差开始扩大,可能就是要出手的时候了。
3、未来二年到三年,北京上涨概率较大,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还谈不上本周期到顶的判断,因为信心差尚未到达2016年的极值(约50%)。
4、但是考虑到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以及政策的严格性,这一轮绝不同于2016年暴力拉升, 更可能是一个缓坡慢牛的周期。
再来看上海。
上海同样经历了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从2013年1月到2015年的4月。
第二周期,从2015年4月到2020年4月
第三周期,差不多走了一半,因为依然没有看出来,出现明显峰顶和拐点的迹象。
都说京沪同体,实际上当你仔细比较起来,北京10年楼市和上海10年楼市,还是有相当大的不同。
第一、北京信心差(二手比新房的涨幅差)始终是正的,而上海从2014年开始,基本上是负的。每一次周期,新房比二手涨的更猛,这说明在房价方面,上海房东比北京明显信心不足。
第二、在横盘和下跌阶段,上海不管是新房和二手,明显要比北京稳。
从2016年10月出现明显拐点之后,可以看出来,上海新房甚至在4年时间内没有下跌,二年横盘,两年微涨。二手经历了三年微跌,一年大涨。
这一情况在上海的2013年左右的第一周期,也能体现,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
所以预测一下上海的房价:
在经过2020年底,2021年初,上海新房这轮周期实际上涨幅不大,应该没有涨到位就被调控打断,所以仍然会延续微涨态势。
而上海的二手房,很可能从中型涨价变成微涨或者横盘,但是在长三角一片“涨”声中,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这种新房微涨,二手横盘,有可能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状态。
再看深圳。
和京沪所不同的是,在2013年的全国周期下,深圳不管是新房和二手房涨幅和跌幅都不大,应该是不超过上下30%左右的振幅。
然后,就是那场全国同频的“去库存”大涨,深圳在这场周期中从2015年4月开始到2016年10月。
在短暂调整半年后,深圳走出了一个全国都没有的价格曲线,从2017年4月一直到2021年4月,新房在横盘两年 微涨两年,二手则走出了横盘二年 大涨两年。
大家都觉得深圳最近一轮周期是从2019年下半年豪宅税松绑开始,实际上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这一轮周期实际已经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微涨,只不过豪宅税变化和先行示范区让这种小涨变成大涨。
另外,在2017年之前, 深圳新房和二手共同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共振 ,就是新房涨二手涨,新房降二手降,不存在明显的信心差。
直到2017年下半年出现分化,房东信心严重暴涨,而新房则由于限价始终处于横盘和微涨,从而带来了2019年之后一次次的万人摇。
预测一下深圳房价的明后年,新房没问题依旧会维持这种微涨 横盘的趋势。
不过,二手会有较为明显的跌幅,新房和二手的信心差(涨幅差)应该会从现在的60%以上,缩减到20%左右。
最后说广州。
广州是一线城市中最特殊的一个,大家可以看出来,北上深在2018年之前的10年房价中,基本都呈现出一个“厂”字型,在2015到2016年暴力拉升,但是调控一下戛然而止。
然而,广州却呈现出一种,暴力拉升阶段不猛烈,调控阶段还在涨的态势,直到2017年的7月去库存涨价才算完成。
之后,新房房价在比较剧烈的震荡,振幅能达到30%道40%,反而是二手房相对较稳。直到2020年下半年,深圳房价暴涨因素刺激到广州,才出现新房和二手双双大涨的局面。
所以,如果说那三个一线的房价像轿车,启动快提速快,则广州更像是一台公交车,启动慢提速慢,同样刹车也比较慢,而且容易受到深圳的影响。
所以预测一下广州未来的房价。
第一、房价不会速冷,反应慢,是广州市场的一贯特色。
第二、但是深圳市场一旦冷却,广州就失去了涨价的参照物,由小涨变成微涨,近而横盘,不过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总结一下,四个一线城市,下一步最应该紧盯的是北京,在未来一年到两年,他的市场热度会进一步提升,他还没有走到第三周期的峰顶。
上海大约也会有一个长阶段的微涨,时间会很长。
深圳新房和上海差不多,但是二手会有一定比例的回调。
广州会跟着深圳走,但是永远慢半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