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企业的“第二张财报”,它描绘了单一财务成绩之外,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员工、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关系管理,展示企业更多的“柔性面”。ESG作为衡量“企业长期发展价值”的综合指标被提至空前位置,也激发着各界新思考、新想法。凤凰网风财讯ESG频道“2023《企业新公民》ESG系列策划”特邀各界专家分享真知灼见,共襄可持续发展思潮。
(来源:凤凰网 作者:王婷婷)
绿色低碳一直是ESG建设的重点之一,尤其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成为我国坚定的发展方向,政、学、商等各界都正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作为推动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学界力量,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英国一流高校参与合作,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低碳技术和碳资源管理领域国际化办学试验区,在“碳中和”领域具有深入研究,学院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端培训于一体,是国内首家低碳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院长、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赵长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课题、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等多项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为此,凤凰网风财讯特邀赵长颖院长,从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角回答诸多问题,为行业提供有益启示。以下为采访实录:
(上海交大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院长赵长颖教授)
凤凰网风财讯:我国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赵长颖:全球每年碳排放总量大约为380亿吨左右,中国占全球排放量的28%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美国和欧盟分列第二、第三(占比分别为14.5%、8%)。
人均碳排放方面,中国的人均碳排放相较欧美发达国家低,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另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碳强度(每单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较高,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现阶段,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的90%左右,因此,能源行业的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
凤凰网风财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哪些难点和挑战?
赵长颖: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主要面临三个挑战——
1、我国碳排放总量大,仍处在缓慢上升期。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28%,是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我国尚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电力需求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继续攀升,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仍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
2、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难度高。长期以来,中国能源供给高度依赖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目前化石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4%,燃煤发电占总发电量的60%。化石能源消耗的退坡将是长期且缓慢的过程。
3、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小。英国、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1971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003年前后分别达峰,因而这些国家拥有较长的过渡期(50-80年)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仅为30年。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我国还需要解决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等一系列的问题。
面对以上挑战,我国须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既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安全,又能实现碳减排的务实路径。
凤凰网风财讯: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具备什么优势?
赵长颖: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最大优势可以从技术、制度、市场三方面解析。
从技术上看,我国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最大的国家,拥有最完善的新能源技术产业。技术和规模的双重优势不仅让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与煤电持平甚至略低,而且由此形成的全产业链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全世界获得廉价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制度上看,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设计。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出的“1 N”政策体系使得各级政府、各个行业拥有可供参考和执行的标准、路线图和方法。
从市场上看,在经过数十年的地方试点摸索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2021年正式启动。这一市场预计将进一步激活碳排放企业的内生减排动力,促进企业低碳转型。
凤凰网风财讯:如何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ESG生态体系?
赵长颖:从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首次提出ESG概念,到ESG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走过了近20年历程。目前,欧美市场逐步形成围绕信息披露、评估评级、投资指引三个环节,由企业、评级机构、投资机构、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
在中国,ESG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无论国家战略层面的“双碳”目标,还是市场主体层面的可持续经营,ESG都已成为重要的解题思路。但总的来说,ESG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实践中,国外ESG标准和评级体系在中国的适用性仍是一个复杂议题。
我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生态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探讨:
1、标准的建立是ESG生态系统的基础,在讨论构建中国特色ESG标准时,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趋势。
近期,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推动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ISSB Standard)即将发布,首批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这两份准则,将进一步规范各国企业ESG披露的框架和内容,对环境领域(E)的披露约束也更加统一。
2、从国际ESG的发展历程看,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总体上对ESG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仅依靠市场力量还不足以使ESG体系有效运转。
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可以预见,以央企为“先锋”,各个层面逐步推进“强制披露”是大势所趋。
3、构建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统一ESG评级体系。
目前明晟、标普全球、富时罗素、晨星、路孚特、汤姆森路透等国际机构的ESG评级受到广泛采用,但各大机构的评级标准自成体系,且缺乏透明性,以至于同一企业在不同机构下的评级结果可能出现很大差异,增加投资者投资决策难度,不利于发挥ESG引导资源流向的杠杆作用。
国内ESG评级则刚刚起步,自上而下规范评级市场,推动建立统一评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4、以“碳”为抓手,调动企业、投资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构建中国特色ESG生态体系的积极性。
一方面,在“双碳”目标下,国内企业对“减碳”已形成共识,以“碳”为抓手可有效提高企业ESG披露水平。
另一方面,ESG的度量是一个难题,而“减碳”结果相对容易度量和可比较,以“碳”为抓手可有效提高ESG投资指引价值,从而提升投资机构参与构建ESG生态体系的积极性。近年来,投融资领域关于“零碳金融”的探索迅速升温,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相较于之前的“绿色金融”,“零碳”比“绿色”更容易度量。
凤凰网风财讯:中国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40%以上,如何降低建筑排放?
赵长颖:建筑领域碳排放主要分为建造阶段和运行阶段两大部分,目前两部分碳排放比重都各占全国碳排放20%以上。
尤其在运行阶段,该部分碳排放占建筑总碳排放的70%左右。从未来看,随着新建建筑总量的控制,运行阶段碳排放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碳减排的重点。
(注:建筑运行碳排放包括建筑内供暖、炊事、生活热水等产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从外界输入的电力、热力等间接碳排放)
降低建筑排放,必须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充分考虑建造、运营、维修和拆除等全部过程。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设置相关的能耗排放目标,并对应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技术路线;在建造阶段,需要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并对施工建造过程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在运营阶段,需要对建筑碳排放进行实施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对运营策略进行优化;在拆除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建材的回收循环利用以及对所在地环境影响最小化。
凤凰网风财讯:建筑领域碳减的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
赵长颖: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更复杂的规划设计和更高的建造维修成本,而且在运营过程中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考虑“如何在建筑节能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需求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解决上述难点,首先需要发展和推动绿色低碳建筑以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包括对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和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绿色改造,在提高建筑居住品质的同时,全面降低建筑建造及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
其次,发展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包括风电、光电和地热能等,尤其是充分利用建筑外表面进行光伏发电,并与建筑分布式储能技术相结合,满足建筑用电的调蓄需求;
再次,发展和推动各类型余热的利用和储热技术,如核电、火电、工业生产余热,大规模跨季节储热技术,打造低碳集中供暖系统;
最后,发展和推动建筑电气化,将建筑直接碳排放转为电力碳排放,结合问题3中提到的能源转型,把这部分能源需求转化为非化石能源。
凤凰网风财讯:以校区为例,低碳技术对园区建设运营有何利好?
赵长颖:校区作为园区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满足大专院校日常教学、科研、生活方面的需求。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联合多家相关单位共同撰写并即将出版《零碳工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践》专著。该书详细讨论了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的历程、相关技术手段、评价标准及案例,许多上面提及的内容也在这本书中有详细阐述。
简要而言,园区尺度的低碳化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部分,推广低碳建筑技术则是实现园区尺度低碳化转型的关键一环。近期,许多国内外著名高校纷纷提出了“校区的碳中和路线”也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低碳建筑技术。
低碳建筑技术主要分主动式和被动式技术两大类:前者主要运用各类节能机械能源设备,对室内环境进行优化调节,充分考虑各类可再生能源,最终同时实现建筑的健康舒适和低能耗运营;
后者主要充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采用高质量的保温隔热及高气密性材料和建筑结构,优化通风和冷热回收过程,降低建筑对供热制冷的需求,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目的。
应用低碳建筑技术可以有效帮助校区实现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乃至零碳排放的目标,同时降低校区的运营成本和负面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