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贝壳公布2023年三季度财报,给出的数字令行业为之欣慰。
在一系列优化政策的影响下,被安抚的“市场情绪”传导到交易端,贝壳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积极的业绩表现超出指引上线。
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人们从关注‘买到房子’的时代,回归到了关注‘住’这件事本身上,我们也要从以‘交易’为核心进化到‘怎么让大家住得更好’上,而后者是一片蓝海。”
持续链接行业优质产能
财报显示,贝壳第三季度总交易额(GTV)为6552亿元(人民币,下同),前三季度累计GTV同比增长23%。Q3净收入为178亿元,同比增长1.2%,超出业绩指引上线。
“在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在内的一系列出台的利好政策支持下出现月度明显修复。我们也实现了稳健的营收表现,这是对我们在业务增长和效率提升方面所做的全面努力的有力证明。”彭永东表示。
今年7月,贝壳发布公开信《翻越第二座山,吹响集结号》,宣布启动“一体三翼”战略升级并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
这一动作被视为贝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应战之举。基于动荡调整的二季度行情,贝壳曾保守预计第三季度总收入在155亿元至160亿元之间,同比下降约9.1%至11.9%。
“从内部看,我们今年一直在对长期的未来进行思考和布局,我们叫他‘翻越第二座山’”。彭永东表示,贝壳在行业里用二手房交易这一个SKU,建立了ACN-行业里最重的基础设施,在这个基础设施上,贝壳还有线上的数据和流量的网络,线下的门店和经纪人网络,贝壳可以在这个基础设施上嫁接无数可能。也有管理大团队的软技能,技术和数据支撑的科学管理硬武器。
事实证明,这一场硬仗,贝壳打得“有勇有谋”。
2023年第三季度,贝壳毛利率上升至27.4%,去年同期则为27.0%。在净利润方面,贝壳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3.4%,达到11.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4.4%,达到21.59亿元。
“贝壳平衡规模、效率和财务安全的能力在过去几年的市场波动中被有效验证,实现了业务、盈利能力和现金的不断增长。”贝壳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徐涛这样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ACN(经纪人合作网络)基础上,贝壳持续链接行业优质产能,推动业务敏捷高效发展。三季度末,贝壳活跃门店数量为40903家,同比增长3%,活跃经纪人数量为399048人,同比增长7.1%。
随着人店规模的扩大,贝壳将适时调整经营导向、调动平台能力,通过成立店东自治委员会等助力店东发展,共同推动人、物、服务的更高标准落地。
贝壳管理层表示,通过稳健经营和效率提升,贝壳增强了“一体”业务的敏捷性和韧性,并期待与更广泛的行业参与者相连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业务加速起跑
对于贝壳而言,“一体”——存量房和新房交易是它核心的支柱业务;“三翼”——家装家居、普惠居住、贝好家三条事业线是其努力发展的新赛道。
在家装业务方面,今年第三季度,贝壳家装家居业务合同额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65.6%。随着竣工交付和收入确认节奏加快,业务净收入取得72.1%的同比增幅,达到32亿元,环比也增长21%,家装家居业务贡献利润率保持在29.1%。
在城市层面,随着家装家居业务产品设计、组货等基础能力的搭建夯实,领跑城市的经营正循环不断推进。
在第三季度,上海有两个月收入超过1亿元,成为继北京、杭州之后,第三个单月收入破亿的城市,武汉、成都、广州等城市的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速也达到50%以上。北京、上海、杭州等10城连续二、三季度城市层面经营利润盈利,家装家居合同额规模前十城市中经营利润为正的有7个。
贝壳的另一事业线——惠居的收入贡献也在加大。
截至三季度末,贝壳租房业务中“省心租”的在管房源量从去年同期的5万套提升至16万套,入住率达到95.9%。11月7日,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与贝壳签署战略合作,正式在济南开启“公积金直付房租”模式,再次降低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租住门槛,共同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由于租赁住房管理运营业务规模的增长,报告期内贝壳新兴业务及其他的净收入同比增长202.7%至24亿元。整体看,三季度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12%,占比进一步提升至超30%,对比去年同期该占比为15%。
“作为居住领域最大的服务商之一,我们的事业,不就是帮消费者安居、助服务者乐业吗?我们就是安居、乐业的落实者,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彭永东在7月的内部信中表示。
当“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意味着房地产需要的并不是边际上的调整,而是方向上的转变。对于贝壳而言,围绕更美好的居住,是其“下一个十年”的思维原点。
在新旧过渡、犬牙交错的路途上,贝壳如何沿着“一体三翼”的路径“翻越第二座山”,带给市场的想象空间势必越来越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