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再超2万套:三类群体购房需求释放,置换链条逐步打通
上海楼市成交“淡季不淡”。7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再破2万套,新房成交量同比微涨,“沪九条”落地两个月以来,三类群体的需求得到积极释放。
7月二手房成交量再超2万套
据网上房地产数据,7月,上海二手房(含商业)共计成交20380套,成为年内二手房成交总量第二高的月份。
监测数据显示,尽管7月成交量相较于6月有所下降,但月成交总量仍超3月,并且也是年内第三次突破2万套大关。安居客上海监测显示,自2021年7月至今,近三年的时间,20000套以上的成交量只出现过四次,充分表明“沪九条”新政第二个月,政策对上海二手房市场的积极影响还在延续。
刨除商业而言,7月,上海二手住房成交1.8万套,同比增加45%,与3月“小阳春”基本持平,成交面积比3月高出5万平方米。综合新政后两个月的市场数据来看,6、7两月二手住房月均成交套数约为2.1万套,整体处于较高成交水平。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7月份作为传统的销售淡季,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成交量环比有所回调,但同比仍提升明显。数据上来看,“沪九条”出台后,二手住房成交量提升,改变了3、4月份“小阳春”后市场下行趋势。自今年3月起,二手住房单月成交套数均超过1.5万套的荣枯线。
业内人士也认为,上海“沪九条”政策实施两个月以来,市场反馈积极正面,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7月以来,上海持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温度接近40摄氏度。位于徐汇田林板块的一中介门店店长反馈,7月,天气炎热致使带看量有所下滑,但仍愿意出来看房的是相对精准的客户。
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沪九条”落地两个月以来,有三类群体的需求得到积极释放,包括缴纳社保年限从5年调整为3年的非沪籍居民、购买外环内二手住房的非沪籍单身人士以及多子女家庭,监测数据显示,上述三类人群共购置住房10550套。
其中,“老旧小”成交活跃度提升。6~7月,上海全市“老旧小”住房成交约1.6万套,其中出售属于家庭唯一、外环内“老旧小”住房约5700套。此外,受新政利好,多子女家庭购房政策效应显现。6~7月,多子女家庭购买一手住房约1840套;申请“核减住房套数适用首套房贷政策”的2557套,其中一手住房870套,二手住房1687套。
可见的是,随着一波“老旧小”房源的成交,置换链条已逐步打通。沪上房产机构经对“沪九条”出台后一周内出售住房的6000户居民购房进行跟踪监测,7月置换购房比例持续提高。
上述徐汇田林板块中介门店店长介绍,“6月门店以小标的成交为主,7月大标的成交相对多一些,门店上个月成交了2套1200万左右的房子,市场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联动。”
浦东塘桥板块一经纪人也反馈,“就个人而言,7月的业绩反而超过6月,7月开了个大单。”据其介绍,跟了一年的客户想置换一直在看房,但自己的房子挂着一直没有卖掉,6月房子卖掉了,7月置换成功。
新房成交量同比微涨,中高端产品相对活跃
相较于二手房市场,新房市场量、价环比有所回调。
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7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54.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0.4%。从空间分布来看,大浦东贡献超过10万平方米,排名重新回到第一。嘉定表现活跃,成交面积达到7.7万平方米,排名全市第二。闵行区成交面积为7.4万平方米,排名从第一下降到第三。
根据上海中原地产的监测数据,7月成交前十榜单来看,6万元/平方米以上的中高端产品相对活跃,成交前十榜单中有6个是此类楼盘。10万 产品虽然有一定延续性,但只剩下1个上榜,此外还有一个均价接近10万元/平方米的楼盘。难得一见的是“4字头”的首改类产品成交排名第一和第三。
从供应情况看,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7月,上海入市的新房项目有22个,项目数量比6月减少11个。总供应面积为50.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4.1%。供应结构方面较为均衡,3-6万元/平方米的首次改善产品有11个,中高端产品有10个,剩下1个项目为刚需项目。
综合新政后两个月的市场表现看,新开盘项目认购和销售水平有所提升。6~7月,全市共有54个项目完成认购,认购水平比今年1~5月提高35%;开盘当日平均销售率超过50%,高于今年1~5月的40%。同时,6~7月,一手住房项目来访量增加,续销项目销售明显提速,日均成交面积比1~5月增加60%左右。
业内认为,在政策强助力以及房企集中力量冲刺半年报业绩的情况下,7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不及6月,但同比仍有上涨。因此即便有政策利好推动,但市场总要有喘息调整。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也指出,当前新房交易量总体是不错的,本身7月份是市场的淡季,而且今年7月份天气确实炎热,所以月度交易数据总体看还是保持积极向好的水平。随着后续推盘量的增加,以及房价预期的调整,预计后续市场交易量会有提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