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家映翠府之后,中建大椿嘉利椿廷也因违规降价销售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悉,为了促进销售,开发商通过高额返现的形式85折卖房,由于降价幅度较大,引发前期购房业主抵制,被政府约谈,目前项目已暂停销售。
事实上,这种降价风潮并非孤例。当前上海,一些销量惨淡的楼盘,都在大幅降价卖房。
他们表面上坚守着95折的价格底线,但却通过高额返现(如三百多万的房子返现高达50万元)、赠送黄金、购物卡或者工抵房的方式,变相打破价格底线。
而在这场降价大战中,不仅有民营企业,就连国企、央企也参与其中,冒着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只为在这场楼市寒冬中求得一线生机。
Part.1
嘉利椿廷大幅降价被叫停
盛夏酷暑消退,然而,购买了松江中建大椿嘉利椿廷的业主们却倍感煎熬。
仅仅一年的时间,他们所购买的房产价值便暴跌了六七十万,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前不久,为了促进销售,项目在95折折扣的基础上,还推出了总价10%的返现活动。以一套原价428万元的房子为例,在享受这些优惠后,其总价将降至364万元,相当于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了85折,远超了项目降价的底线,更突破了板块的价格底线。
一直以来,上海对于新房售价一直有着严格的规定,通常要求商品房的实际销售价格与备案价格之间的浮动范围不得超过5%。也就是说,备案价的95%通常被视为项目降价的底线。
这种“野蛮式”的降价行为立即引发了前期购房业主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当前降价幅度过大,并且还没交房,如果交房了怎么跌都无话可说,是市场行为。但现在供房还贷一年多,房子都没看到就暴跌,无法接受。
亦有部分业主指出,楼盘大幅降价,这意味着在交房时很有可能会降标减配,原本承诺的社区品质和房屋质量得不到保证。
最终在老业主的集中投诉下,开发商被政府约谈,折扣被收回。9月30日,该楼盘紧急发函声明,称该项目网签价格从未低于过备案价95折,且公司从未委托任何个人或机构以85折的价格对外销售《嘉利椿廷》项目。
10月9日,项目再次发布公告称:10月3日晚开始暂停了售楼处的对外接待工作。我司决定在此期间已签订认购协议书的新客户严格按照备案价最低不低于95折签约,渠道提供的任何优惠全部取消,如新客户不接受我司要求将双倍返还定金,终止认购协议书。
Part.2
多楼盘打折促销遭投诉
无独有偶,近期,位于青浦区的国贸虹桥璟上也因打折促销问题遭受了老业主的投诉。
国贸虹桥璟上的业主在某社交平台上表达不满,指出该项目在未交付房屋前即推出95折优惠,较原定价格优惠超过20万元,使得已购房业主在交房前即面临资产贬值的风险。
不过,针对上述指控,前不久,国贸地产上海公司已作出正式回应,称项目销售过程符合国家及上海本地法规的相关要求,无违规操作行为,不存在打折降价行为。
事实上,打折促销的项目并非个例。
当前市场上,诸如宝山天铂、映翠府、国贸鹭原、中建颐璟臺、金融街美兰金悦府、中铁世纪尚城、大名城映雨江南、春申阳光等项目均在进行打折促销活动。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楼盘的折扣幅度已相当显著,其实际销售价格已低于其备案价格的95%。
鉴于存在95折的相关规定,众多楼盘采取了包括工抵房、返现、赠送装修、车位等在内的多种手段,以突破价格下限。
以宝山天铂项目为例,目前项目不仅提供95折购房优惠,还额外返现50万元。以一套建筑面积约83.03平方米的房源计算,按备案均价销售,总价约为322万元。然而,在当前的折扣政策下,购房成本降低至约256万元,相当于原价的79折,总计优惠幅度高达约66万元。
此外,如奉贤庄行板块的大名城映雨江南项目,95折优惠外还额外返现10%,即总价的85折;嘉定徐行板块的春申阳光项目,国庆期间推出的特价房源,优惠幅度高达8折;嘉定新城板块的映翠府项目,则通过赠送购物卡、车位抵用券等多重优惠措施,使得购房者在享受优惠后,总价降至原价的86折;奉贤区柘林板块的中铁世纪尚城项目,在享有95折优惠的基础上,还返现25万元,相当于总价的85折。
Part.3
房企大幅降价行为需限制
开发商大幅降价的背后,其实是销量的惨淡。
虽然对于豪宅市场来说今年依旧是个大年,屡次出现“日光盘”。今年前8月,单价10万元/平方米以上项目成交面积104.49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的108.53万平方米基本持平。
但是对于上海整体市场而言,却是小年,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积降至475.5万平方米,同比大幅下跌32%。
一些外郊环和郊环外楼盘更是“被抛弃”,临港东来壹号5月开盘至今网签依然为0,嘉定春申阳光开盘32个月才卖掉83套房,奉贤中铁世纪尚城开盘18个月去化尚不足5成。
卖不了房,就回不了血,还不了债,开发商就面临暴雷的风险,于是很多开发商就采取“以价换量”“降价卖房”的策略来确保持续运营。
如果一个区域内存在多家开发商,能扛住价格的还好说,一旦有一家扛不住压力,整个区域的房价都可能被迫下降。
拿地成本不变,房价又区域性内卷,减配几乎在所难免。
价格战初期可能带来捡漏的狂欢,但一旦深陷其中,很少有人能成为赢家。
轮番上演的降价风波,看似是开发商与老业主之间的博弈,实际上是关于“房子”定价权问题的折射。
有人认为应该放开限价,允许开发商通过降价展开自救;也有人担心这样的“大跨步”会让态势难以收拾,引发更大的问题。可以确定的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如果没有更有力的措施出现,这种关于降价的“撕扯”还会继续。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