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的转折点。
回望过去二十年,是中国房地产黄金发展的二十年,高位运行,波澜壮阔。
只是,历史的发展并非直线式推演,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房地产这架马车自2016年底提出“房住不炒”时开始转向,穿过“过渡时期”的隧道,朝着更健康、更理性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发。
行业转型,国央企扮演着稳定楼市大盘的重要角色,在暴雷、烂尾频发的当下,起到“压舱石”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产城建设成为必然选择,城市更新则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升级为“十四五”规划的国家战略,国央企更是建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性”交点,同时也是旧模式向新发展模式起跳的起点。作为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的五矿地产,首当其冲,积极投身于这场转型的巨变当中。
在“十四五”发展大幕之下,五矿地产从传统房地产商向“城市综合运营商”战略转型升级,旗下涉房地产开发项目、商业地产项目、产城项目共计80余个,分布于全国20余个城市。
——作为五矿地产实现城市综合运营商的重要实施路径,五矿产城则率先迈出适合中国特色政治经济范式的产城融合步伐:
在福建南安,进出的车辆川流不息,塔吊高耸,数栋厂房已经拔地而起,64万平方米的五矿智慧工坊•中国(南安)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正从图纸变成现实。
这个于2021年7月启动的项目,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实现了阀门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运营的中标落地,创造了五矿产城速度,创立了央地合作的典范。
在四川成都,这家低调的央企,在新都布局产城项目,“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以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入推进片区产业落地与实施,步调一致,默默耕耘,铸就一个又一个标杆产业新城。
在湖北孝感、湖南望城,在北京海淀、辽宁营口,在大湾区……从南至北,从中部城市到东南沿海,五矿产城均有布局;从产业链聚集到轻资产模式,从无到有,由微至著,“五矿模式”赋能城市新生。
大写意:新兴产业“融合聚力”
“2年前,五矿南安智造基地对于大家而言只是一张图纸,一个规划;2年后,这里动工建设,吸引了一批以高端阀门制造及智能消防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落户园区,搭建了阀门产业智能创新生态链,让这里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阀门产业集聚区。这样巨大的变化和蓬勃发展的态势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产城融合带来的效益。”企业代表李先生感慨道。
五矿南安智造基地全称为“五矿智慧工坊(中国南安)高端阀门智造基地”,是五矿产城在福建省投资落地的首个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总占地面积约636亩。
项目建成后,将引进90余家企业入驻,解决3000余人的劳动就业问题。企业投产后,一期年产值不少于13亿元,预计平均年纳税6000万元,全部达产后,预计一、二期年产值不少于100亿元,预计平均年纳税1.5亿元。
五矿产城福建公司总经理孙岐杰动情地说:“南安很多产业可以说是‘无中生有’,五矿产城进入后,真正为当地打开了‘天下阀门一片红’的新局面。五矿南安产业园的建设,让南安从占据全国千亿水暖阀门50%-60%贸易份额的分散市场,迈向专注阀门的集中特色产业,推动阀门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上下游产业的交叉融合,为南安产业提档升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平台。”
作为五矿产城的典型代表,五矿福建南安项目勇当模式先行者,创新实践了产城“IOD+EPCO(产业导向开发模式+工程总承包和招商及运营管理服务)”组合开发模式。
具体来看,该产业园区不仅结合了当地产业情况及政策,还充分利用中国五矿自身在金属原材料、金融全牌照及园区招商运营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集生产、研发、仓储、展示、检验检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空间。如今,该项目已被福建省列为重点项目,成为央地合作新典范和南安产业发展新名片。
五矿产城认为,依托央企优势,结合地方资源,摒弃一个模式通吃,为不同项目量身定制产城模式是央地合作的真正基础。只有根据各项目所在地域特色、政府政策、合作内容等因素,不断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才能够打造优质的产城项目,真正推动产业的升级,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进而带动就业,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多方共赢。
事实上,对于五矿产城而言,产业园的建设不是简单面积扩大、项目叠加的升级,而是在国家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瞄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让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的升级。
正是基于以上的理解,“战略引领+长短结合+产业导向”成为了五矿产城的指导方针,基于中国五矿的资源禀赋优势,以产业导向开发模式为基础,集规划策划、招商运营管理、产业导入、工程总承包和招商及运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定制化业务模式,开创了可快速复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道路,实现“四方共赢”。
因此在五矿产城在立项伊始,就以“产业逻辑”为导向,在项目实践中探索“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产业升级”的实施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
精工笔:做好“企业服务生”和“城市合伙人”
如果说躬身重资产运营是“五矿模式”的底盘和基石,那么轻资产运营则是验证“五矿模式”品牌输出的核心竞争力,为城市共建插上想象的翅膀。
以五矿地产与新都政府合作的项目为例,这个在新都石板滩片区打造的15.1平方公里现代交通产业园区,总投资达200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以轨道、航空两大优势产业功能组团为锚定,轨道交通产业园、航空产业园布局落地,40余家高端制造企业齐聚,新都石板滩一炮而红。
让新都石板滩走红的秘诀,同样在于五矿产城“不走寻常路”的创新模式——“投融建营一体化”,从15.1平方公里现代交通产业园区策划定位、两个M0定位策划到建设管理再到产业招商——调动能量之大、配备资源之巨,这让行业的追随者望尘莫及,纷纷表示“非五矿这样的央企不能为”。
在多方努力下,五矿新都创造了诸多“新都速度”,同时锻炼出一支全市“王牌”投资招引队伍,储备如厚朴氢能等多个投资高达十亿元甚至百亿元的重大带动作用项目。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开展“以商引商”,精准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飞速造就完整产业链。
与此同时,秉承“与城市同频,与城市共舞”的初心,五矿产城充分扮演着“城市合伙人”角色,以“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精准定位,将宜居、韧性、智慧的产业新城理念印刻在DNA中,使得新都项目成为五矿产城轻资产模式的标杆之作。
按照规划,到2035年,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轨道交通、航空产业总产值将分别达到1000亿元,达到功能区“双千亿”与新型城区建设目标,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新城。
目光从四川新都转到湖北孝感,人们发现,另一个轻资产模式的项目也在璀璨生辉。
这是五矿产城与孝感市高新区共建的产业园,服务范围包括激光产业园、高创智造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等,总用地面积超1332亩,规划建筑面积超61.8万平方米。随着与孝感市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在招商服务基础上,拟进行EPC+O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我们是企业的‘服务员’,为他们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企业在运营中遇到困难,我们会尽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家是拿着身家性命投入到创业中的,我们就要想办法为他们提供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做长期服务。”在五矿孝感项目,深入一线的项目负责人这样表述五矿和企业的关系。
五矿产城在轻资产运营领域的成就,无不是以城市合伙人的身份去发挥中国五矿全产业链资源优势,与当地政府、平台公司一道,定制人、产、城融合样本,不惧“摸着石头过河”,走通行业发展的又一条新路。
远意境:“轻重并举”共绘产城蓝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事实上,起步于2007年的产城业务,已经走过16个年头。五矿产城不仅是五矿地产“一核两翼三支撑”业务格局中的重要一翼,更是践行央企使命、推动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一支先遣战队。
五矿产城依托中国五矿集团大体量优势产业体系、全牌照金融业务体系、全业态建安技术体系、位居央企前列的综合科技实力等,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业务,“深耕一片区域,做强一大产业”,积极拓展业务合作,谋求共赢发展。
五矿产城认为,园区只是载体,服务才是根本。
基于此,五矿产城对园区后端的运营服务尤为重视。通过对中国五矿内部产业优势的整合,为入园企业打造集采、交易、共享三大增值平台,搭建一站式“成长家”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搭建,解决生产问题,赋能企业成长,为城市创造优质营商典范。
而这只是起点,并非终点。五矿产城通过一个又一个园区的成功实践,夯实业务基础;依托集团上下游全产业链资源,帮助企业打通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构建利国利民的底色。
追风的,只会被风带走;领风的,才能带着风走。在房地产行业向新模式转型的大变局下,新品牌、新面孔、新力量迎来送往,唯有央企稳如磐石,五矿产城依托优势背景,主动建设、全面助力产城大融合,重资产运营与轻资产模式双管齐下,回归到休休有容的真正大国大企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