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发布《东莞市东城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的批前公示(简称总规)。
总规显示,2035年东城街道规划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90万人。
打造“一环双心三轴多片区”的城镇格局,其中,一环双心值得是:环绕黄旗山,打造南北双中心。北中心为东城中心区,夯实成熟生活配套、体验式商业及金融服一环双心务等传统服务优势;南中心为黄旗南重点片区,发展文体休闲、生态体验及智慧研发等品质服务功能。
还将推进推进东城中心片以及黄旗南2号片区的城中村改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东莞中心区,东城的轨道规划在东莞可以说是“顶级”配置:
未来东莞东城将总共有5条地铁:包括目前的2号线,推进建设的1号线,以及规划的7号线、8号线、12号线,其中:
● 依托2号线衔接广深第二高铁蛤地枢纽站和佛穗莞城际鸿福路站;
● 依托1号线衔接莞惠城际东城南站和佛穗莞城际鸿福路站;
● 依托8号线衔接莞惠城际东城南站和佛穗莞城际黄旗南站。
还将规划形成鸿福路、 黄旗南、东城南等3座城市对外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形成东城站、下桥站和东昇路等3座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目标愿景
2025年,经济实力与发展质量明显增强,先进制造优势进一步凸显,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质量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之一。
2035年,城市空间格局持续 优化,基础设施健全, 公共服务均等性好,先进制造竞争力持续增强, 创新驱动力持续提升, 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都市,支撑主城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50年,全面建成“湾区智造高地 、 城央品质核心”,各项生态宜居指标达到领先水平,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 全面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展规模(2035年):
东城街道规划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9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不超过72.35平方千米;全域开发强度控制在69.62%以内;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80.39平方米以内。
全域统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一、强化区域联动,促进协同发展
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
强化与周边镇街的发展联动,落实“黄金双轴”战略,与南城、莞城、万江协同推进城市更新,提升主城区首位度;与周边镇街共建“环同沙”及 “三江六岸”,打造山清水秀的高品质空间;依托八一路、莞长路及桑茶快速路,多通道衔接松山湖-生态园,实现资源共享、 产业互促、交通互联。
二、打造“一环双心三轴多片区”的城镇格局
一环双心:环绕黄旗山,打造南北双中心。北中心为东城中心区,夯实成熟生活配套、体验式商业及金融服一环双心务等传统服务优势;南中心为黄旗南重点片区,发展文体休闲、生态体验及智慧研发等品质服务功能。
三轴:依托东莞大道-东城中路打造时代发展轴,承载商业商务、现代服务等核心职能。依托八一路打造山水文化轴,承载文体休闲、山水体验及品质居住等核心职能。依托莞长路高效串联“三心”,发 挥自然山水本底优势,承接松山湖南区创新要素,构建经济发展新廊道。
多片区:以十五分钟生活圈为基本单元,在城镇开发边界内构建多个功能片区。环城快速路内以及北部滨水区域划分居住生活片区与综合服务片区,环城快速路外划分产业片区。
三、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永久基本农田:1.37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21.4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69.65平方千米。
四、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布局
优化内城外产的功能格局,有序疏解环城快速路内的低效工业用地,适度增加居住用地供应;引导环城快速路外产业集中连片布局,鼓励开展零星宅基地腾挪,合理归置生产生活空间。
围绕东城中心区、黄旗南重点片区以及轨道站点周边区域,布局商业商务以及综合服务功能,促进高端要素集聚, 强化现代服务业能级。
其中,居住用地3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6%、商业服务业用地6%、工业用地19%。
绿色发展,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一、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
1、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活化升级
积极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以樟村、梨川和堑头等社区为重点,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和改造计划。鼓励既有城市土地混合使用和存量建筑空间功能转换,因地制宜实施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筑节能改造。以 “一老一小”人群需求为重点,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提高社区公共 服务水平。
2、统筹推进城中村更新改造
拓展“黄金双轴”沿线空间,推进东城中心区、黄旗南重点片区、黄旗南二号片区、鸿福路周边片区以及主山 片区的城中村拆除改造工作,完善城市会客厅风貌。强化城市更新对历史文化特色要素的保护,对周屋、余屋等传 统村落以“微改造”和整治活化为主,避免大拆大建。
3、大力推进 “工改工”:
改造存量低效工业用地,加大产业空间供给,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温塘、桑园、周 屋等东北部区域的“工改工”政府统筹力度,以现代化产业园区为突破口,采取“产业、空间、运营”三位一体模 式,整备连片产业净地,建设高品质、低成本的工业上楼空间,培育若干个产业社区。发挥同沙科技园片区的优质 企业集聚优势,完善城市基础配套,支撑企业增资扩产、原地倍增,提升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发挥牛山片区山水本 底优势,增存联动开发,建设一批环境优美、强度适宜、空间灵活的科研智造载体,承接松山湖创新外溢。
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两大首 位产业,强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推动食品饮料、包装等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极富竞争力与创新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产业发展空间
聚力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区:东北部智造集聚区、牛山数字信息产业集聚区、同沙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优先保障产业发展空间:坚持落实工业保护线制度,保护产业空间载体,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统筹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规模 16.52平方千米,作为工业保护线的调整预案,引导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以人为本,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居住与住房保障
1、优化居住空间布局
围绕黄旗山城市公园,培育大型城市生活社区。高质量开发黄旗南重点片区,建设城央生态绿廊及大型文体公 建,提升居住空间吸引力。
推进东城中心片以及黄旗南2号片区的城中村改造,拓展优质生活空间,补齐设施短板。 促进居住空间与轨道交通协同布局。
依托城市轨道1号线、2号线及城际轨道站点TOD综合开发,适度布置集 约型的居住生活空间,引导站点周边多元开发,增配社区型配套设施。
2、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
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三大产业集聚区的保障性住 房供应,构建职住平衡的产业社区。推进桑园、温塘现代化产业园区的配租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园中村”综合治理,适配产业人群的多元需求。
二、公共服务体系与布局
三、乡村振兴与村庄建设
分类引导乡村空间发展:将环城路内的上桥、樟村、下桥、梨川、堑头、 岗贝、主山、黄旗林场、火炼树、石井、立新、光明、 同沙等13个社区纳入为集聚提升类。
将环城路外温塘、 桑园、柏洲边、峡口、鳌峙塘、牛山等6个社区纳入城郊融合类。将周屋、余屋两个社区纳入特色保护类。
支持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温塘、周屋、余屋及大王洲等乡村特色化发 展,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旅游、农业休闲及民宿经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央公园建设,打造我市乡村振兴的标杆项目。
强化支撑,建设通达韧性城市
一、综合交通网络
高快速路网:构建“一横两纵多射”的高快速路网体系,加强东城与深圳、广州及周边镇街的交通联系。
城市道路体系:加强与区域高快速路网衔接,完善干路网布局,提升次支路网密度,形成外联内畅的道路体系。规划新建或改 扩建运河南横路、圃园西路、莞温路、旗同大街等4条横向干路;规划新建或改扩建温周路、桑福路、产城大道、振 兴路、桥石路等5条纵向干路;规划升级温周路为主干路并调整王山路为次干路。至2035年,东城街道总体路网密度不低于8km/k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