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低密产品在南京楼市中的“戏份”,越来越重了?
在土地市场“缩量提质”的背景下,2024年,南京加大了低密地块的供应,全市共成交25幅容积率低于1.2(含)的低密住宅用地,其中1.05(含)以下的超低容积率地块14幅,不少地块的容积率压到了1.01。
从上市节奏看,河西南G11、方山、将军山等低密地块,预计不会太快,目前动作最快的为鼓楼滨江G51项目,根据规划显示,项目拟建16幢4-7层洋房住宅,整体的楼栋排布非常明确,主要是两排,局部多排。
从效果图上看,鼓楼滨江G51项目并没有加入露台设计。据相关消息称,项目打造户型建面约124-143、还有部分顶跃户型面积为176、198㎡,预计今年上半年上市。除了跃层基本没有做大户型或以聚焦地缘改善为主。
据官方公布的海报,项目将由绿城和金基联合打造,主要是绿城操盘。强强联合,产品值得期待。
2025年,土地供应“低密化”这一趋势或将延续。
开年首场土拍,南京推出两幅低密地块,分别位于城东麒麟和鼓楼滨江,容积率分别为1.05、1.25,其中,备受关注的鼓楼滨江G96地块经过19轮竞价,溢价16.24%,以楼面价29195元/㎡成交。麒麟G98地块竞价1轮后,由绿城管理&东南国资竞得,容积率仅1.05、限高24米,未来可打造为低密度的山景墅居产品。
而春节后,多个板块迎来规划大改,新增多幅低密宅地,地块清一色降高、降容。
秦淮新河河畔新增宅地,容积率仅1.2
据《南京铁心桥-西善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NJNBc021-03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公众意见征询)发布,秦淮新河河畔新增2幅低密宅地,容积率仅1.2!
NJNBc021-03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位于雨花台区中部,NJNBc021编制单元东侧,北至秦淮新河、南至管道路、西至梅西路、东至梅苑南路,用地面积约43.25公顷。
为保障片区职住平衡需求,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故做了此次调整。
拟修改地块东至梅苑南路,西临兴梅路,南至管道路,北临秦淮新河,用地面积约14.14公顷。
拟修改地块现状为绿地和空地。
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优化 03-11、03-12、03-13、03-14 地块用地边界。
在03-08地块结合公园绿地配建南京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服务轻站,主要功能为管理用房、商业及其他服务用房,地上总建筑面积不大于6000平方米。
03-12地块用地性质由商办混合用地(Bb)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R2),容积率由≤2.0调整为≤1.2,建筑密度由≤45%调整为≤30%,建筑高度由≤24 米调整为≤18 米;
03-14地块用地性质由商办混合用地(Bb)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R2),容积率由≤2.0 调整为≤1.2,建筑密度由≤45%调整为≤30%,建筑高度由≤24 米调整为≤18 米,绿地率由≥25%调整为≥30%。
雨核新增宅地,容积率也降了
《雨花台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整合》NJZCf030-LQ-07、NJZCf030-09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批后公布,雨核新添1幅纯宅地的同时,小村DF二期地块容积率也降了。
NJZCf030-LQ-07、NJZCf030-09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位于雨花台区两桥片区,东至西春路、西至陇淮路、南至秦淮新河、北至龙西路,面积约97.28公顷。
NJZCf030-LQ-07单元图则修改内容为:
将07-28地块二类居住用地(R2)容积率由≤2.5调整为≤2.0,建筑高度由≤80米调整为≤60米。
需要指出的是,该地块即雨花数字城小村DF二期地块,此前已经出现在2024年市本级拟出让的重点地块中,毗邻华润观云润府。
根据NJZCf030-09单元图则修改内容,新增一块1.5容积率的低密地块,具体修改调整内容如下:
优化纬十路线形,宽度保持24米不变。
将09-02地块用地性质由商办混合用地(Bb)调整为旅馆用地(B14),用地面积由2.97公顷调整为4.65公顷,容积率由≤5.0调整为≤4.5,建筑密度由≤40%调整为≤50%,绿地率由≥30%调整为≥15%;
09-08地块用地性质由商办混合用地(Bb)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R2),用地面积由4.17公顷调整为2.52公顷,容积率由≤5.0调整为≤1.5,建筑密度由≤40%调整为≤25%,建筑高度由≤150米调整为≤35米。
此次调整的两个规划管理单元图则,均位于雨花台区两桥片区,商办改住宅,容积率下调,其中容积率最低只有1.5,未来大概率将打造小高层房源。
容积率仅1.05,一线湖景宅地
《南京江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NJJBa030-06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公众意见征询),据显示,六合龙池湖旁,新增两幅低密宅地。
NJJBa030-06 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位于六合区龙池街道东部,东至宁连公路西至环龙池路、南至六合大道、北至龙池北路,用地面积约118.90公顷。
拟修改地块东至现状绿地,西至现状绿地,南至环龙池路,北至龙池湖,用地面积约 2.69 公顷。
现状主要为居住功能,现已建成17 栋住宅、1栋多层公寓和1个职工活动中心,建筑层数以两层为主。
具体修改内容为:
结合现状小区建筑围墙优化滨湖绿带边界。
将原 06-04 地块切分为两个地块,其中西侧06-04地块用地性质由零售商业用地(B11)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R2),用地面积由2.69公顷调整为 1.14公顷,按现状保留指标不作要求;(即容积率≤1.5,建筑高度≤24米)
东侧新增06-26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用地面积 1.55公顷,容积率≤1.05,建筑密度≤32%,建筑高度≤15米,建筑方案应按近湖低、远湖高控制。
3、06-16 地块配套建设1处社会停车场。
写在最后:
减量提质是目前南京供地的主要逻辑,其好处在于能够推动好产品的输出,助力市场居住品质快速升级。
地块低密化应运而生,催生了一大波产品创新,一波低密产品供应潮,已经蓄势待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南京爆发了“四代宅大潮”,而接下来,不仅四代宅、洋房、叠墅类产品将有望明显放量。
南京住宅市场的逻辑正在不断被打破…
欢迎扫码关注参与楼市话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