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住房发展新要求,深入贯彻《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等国家标准的实施要求,推动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构建安全、绿色、健康、智能的“好房子”体系,5月13日,由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指导、凤凰网房产主办的“何以好房”科技大会在上海隆重启幕。
会上,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教授发表了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好房子”的机遇》的演讲。
连平指出,伴随新质生产力发展,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呈现三大显著特征,首当是创新要素的密集聚合。在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的强度达到3%以上,是仅次于京津冀的,在全球这个水平也属于较好的水平。另外,长三角区域内还聚集了许多高校和一些重要的研究机构,为各个区域的科技创新输送了大量的高质量科技人才。
第二大特征是产业创新协同高效。区域内产业体系完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长三角 G60科创走廊串联起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金华、 湖州和安徽宣城、芜湖、合肥九地,成为区域产业创新协同的典范, 实现了科创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第三方面的特征是开放创新优势突出。 长三角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与全球保持着密切的经济科技交流。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促进了本地企业与国际科技前沿的接轨,推动长三角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会上连平进一步指出,长三角地区已具备构建高品质住房的坚实支撑体系。当前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且需求结构正朝着改善型、高质化方向演进。综合研判,未来住房发展需聚焦四大核心属性:安全性、舒适性、智慧化与绿色化。
其中智慧化作为赋能型技术载体,将通过系统集成显著提升安全防护水平、优化人居舒适体验、增强绿色节能效能,对住房品质升级具有多维促进作用。依托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突破,该区域正形成产业集聚深化、人才虹吸效应显著、金融资源配置优化的良性发展格局,由此催生的中高端住房需求将持续扩容提质。在此背景下,加速推进优质住宅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具有明确的发展必要性与市场可行性。
值得关注的是,长三角地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优势,不仅为智慧化、绿色化住房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更形成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协同驱动机制——既通过产业升级创造高质量住房需求,又依托技术创新提升优质住房供给能力,从而有效满足高素质人才群体对高品质居住空间的复合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