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官宣”更名背后,一场关于礼嘉半岛的澎湃叙事正在缓缓展开。
5月14日,在工商登记资料上,“重庆两江新区产城建设有限公司”的名称变更为“重庆两江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产城),与此同时,它的经营范围也相应变更,新增了人工智能、城市公园管理、停车场服务等12项。
两江产城系国有企业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子公司,承担着两江新区直管区域内各类项目的开发建设重任,自2001年成立以来,它便深耕于礼嘉。
礼嘉实景图
它的更名,背后是升维之变。
变更前,它是礼嘉的“建设者”,以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为主;变更后,它的经营边界拓展,经营范围更综合多元,变成了礼嘉的“融合者”。 那么,从“建设者”到“融合者”,两江产城更名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宏大伏笔?
从建造到融合,更名背后的升维逻辑
这次更名,是礼嘉发展升维的信号,也标志着两江产城即将在礼嘉的综合开发领域大展宏图。
在中国,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采用“普通模式”—— 政府先统一规划,再分批次土地出让,引入多个单一开发角色,同时由政府部门穿针引线,把教育、交通、医疗、生态、产业等选择性“填入”,相当于一边开发,一边“填空”,彼此有“缝合”痕迹,并不是无界融合。
也有区域发展采用“升维模式”—— 某家企业通过 “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主导,突破单一开发角色,转向对区域的生态修复、产业聚合、智慧治理、宜居配套的多元融合。
而升维模式的开发角色,更多由央国企来担当,它们是撬动城市区域开发的中坚力量,更能突破单一开发角色,对区域进行多维度的融合发展。例如长沙望城区大泽湖生态智慧城,泰州高铁新城及产业园区、杭州拱墅智慧网谷小镇、珠海高新区格创·壹号等,都是央国企撬动区域融合发展的典范。
礼嘉亦是如此。
以国企两江产城为主导,礼嘉的发展,正从“普通模式”变迁到“升维模式”,其核心为“投建运一体化”的横向融合+各子生态开发的纵向融合。
什么叫“投建运一体化”的横向融合?
即以两江产城公司为主体,协同推进产业楼宇、商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生态公园等各项建设及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公共服务的布局,构建起连接产业与生活的活力通道,从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共生。
什么叫“子生态开发”的纵向融合?它包括产业、智慧、自然、配套、居住等5大生态的升维开发。
产业生态上,两江产城有着丰富的产业开发经验。截至目前,已成功打造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星系列”、互联网产业园等众多优质园区,累计建成楼宇面积达约500万㎡。
在礼嘉,它主导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也已初见成效:
落户了京东方创新中心、中国汽研等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了上汽菲亚特、上汽依维柯、重庆光能佛吉亚汽车等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生产企业;赛力斯集团正式签约入驻礼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规划中的全球汽车公园项目将在此落地。 此外,问界汽车总部(两江)(赛力斯旗下品牌)已经投入运营,超过4000人的团队已经入驻。
产业园实景图
与此同时,两江产城还将积极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发展,为重庆的数字经济领域赋能。
而以问界汽车总部(两江)的入驻为起点,两江产城致力于以龙头企业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形成继照母山之后的礼嘉产业发展现象。其中赛力斯的研发中心和商业配套,均由两江产城负责建设,预计今年年内,赛力斯商业配套集合岛即将开业;2026年6月,赛力斯研发中心则会竣工。
智慧生态上,在政务服务和建设管理领域,礼嘉都积极引入智慧手段管理区域。 2023年,礼嘉街道智慧政务中心正式对外营业,为民众打造了“一站式”智慧政务服务。建设管理上,两江产城基于公司全过程工程数智化管理平台,实时动态展示工程规划建设情况,赋能了智慧礼嘉建设。
礼嘉智慧中心实景图
自然生态上,以区域慢行系统(规划中)和一带五廊(在建中),串起礼嘉的公园资源。
规划中的区域慢行系统由无障碍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公园绿道、市政步道、轨道通道“串珠成链”共同构成。 按照计划,礼嘉将通过建设两条跨高速的生态廊道,连接被高速公路阻隔的绿地空间,形成一个从跃进河公园、赛力斯汽车公园延伸至白云山公园、白云湖公园的半岛中央绿环。
同时,利用现有的绿地和市政道路,通过在关键节点增设天桥、连廊等过街设施,沿绿廊建设慢行步道及骑行道,将中央绿环与滨水绿带相连,打造一个从江边到城区的步行友好片区。
在建中的“一带五廊”,依托线性廊道串联起各个绿意空间,让不同景观构成点——线——面的景观结构,形成多业态聚合的商旅型空间打造。
其中“一带”是金海湾公园生态绿化带,“五廊”是5个城市景观视线绿廊。目前,廊道的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即将对市民开放。这是礼嘉将生活与生态进行链接的关键环节,未来,一幅生态基底坚实、全域公园体系完善、绿色空间开放的美丽画卷将在这里徐徐展开,水与岸、都市与自然、繁华与静谧,都将被礼嘉一一链接。
金海湾公园实景图
配套生态上,重庆儿童医院、山姆会员店重庆首店等生活要素齐全;由两江产城代建的两江巴蜀嘉和小学和两江巴蜀嘉和中学已经开始招生,将于今年9月开学;交通上,礼慈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也计划在今年内全面完工,并通过H10路道路及配套工程等建设项目,不断优化区域交通。
重庆巴蜀两江教育集团嘉和学校效果图
居住生态上,两江产城在礼嘉打造了礼玉金湾、江澜、北恒紫云、礼嘉天序等多个高品质住宅项目,涵盖了小高层、大平层、花园洋房、合院别墅和叠拼别墅等丰富的产品线。此外,公司在礼嘉半岛金海湾沿线储备土地近1000亩,将积极与华润等行业优秀开发企业合作,陆续推出引领市场的“好房子”。今年底,升级版的礼嘉天序项目计划面市,将以对“四代宅”的全新理念打造,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美好追求“
国企实力担当”是两江产城对于住宅的关键词,在设计上,依托礼嘉优质的绿肺资源和滨水资源,打造高绿地覆盖、高体验性的生态式住宅,更聚集了购物资源、文旅资源、医疗资源等城市要素,一站式满足居民的全方位需求,实现了“人城境业”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城市发展与人间烟火的平衡艺术。
这样高品质、多样化的住宅供应,成功吸引了大量都市精英人群安家落户,并通过利用存量房源规划打造了人才公寓,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了住房保障,从而有效满足企业员工多元化的居住需求。
两江新区首个央地合作项目-礼嘉天序
更名也是发声,礼嘉发展的核心引擎来了
根据定位,更名后的两江产城已成为礼嘉发展的核心引擎,只有它才能承担“礼嘉发展的新阶段”的新角色、新任务。
它是礼嘉顶层设计的综合性融合平台,内部沟通无壁垒,可以一站式解决礼嘉大部分的发展痛点。
首先,它是礼嘉高质量发展的高效载体。
从国家级战略地位上看,礼嘉位于两江新区核心腹地,是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关键节点。目前,它已经进入“投建运一体化”城市开发新阶段,需要全面推进“产业+城市+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新阶段需要更高层级的定位。
为此,两江产城汲取了新加坡纬壹科技城、杭州未来科技城、东莞松山湖华为科创园等成功案例的精髓,为礼嘉提出了“1+3”的项目愿景定位。
其中,“1”代表了探索“礼嘉模式”,旨在将重庆城市建设推向一个全新的模式;“3”则对应市政府在“产城融合”、“现代社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三个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将礼嘉半岛定位为“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社区建设的典范”以及“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先行区”。
这样“3+1”的顶层设计,涉及到市政公园、教育、交通路网、商业、住宅、产业、智慧创新等各个维度,是一揽子方案,它需要一个平台去完成,而单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无法完成。
两江产城可以打通产业+交通:在赛力斯入驻以后,两江产城可以对空地进行优化建设,通过新建露天停车场,优化周边公共出行,为企业员工通勤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它也可以打通产业+商业:为加速完善区域配套,满足赛力斯员工多元化生活需求,两江产城打造了集合岛商业,一站式解决区域商业配套。
其次,它是礼嘉内部“痛点”的解决专家。
两江产城的定位和功能,能真正打通礼嘉区域,解决公众服务和产业发展、居住之间“有壁”的痛点。 区域交通是礼嘉居民的痛点之一,为此,两江产城近期谋划提升礼嘉5处重点区域整体改造、11处关键节点设计等项目,重点储备嘉蓉路节点改造项目,解决区域居民出行难题,实现区域交通“面、线、点”的一体效能提升。
最后,它是礼嘉好房子的托底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那么,礼嘉的好房子何在?目前,礼嘉的尚未开发的存量土地约33万方,几乎都由两江产城持有,这意味着,未来的好房子生产商,主要是两江产城。
目前,两江产城正寻找优质合作方共同开发礼嘉土地,以期将礼嘉的好房子带到新高度。
航拍实景图
凤凰观察》》》
一次更名,折射的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跃迁、国企使命的战略升级,以及对未来城市,尤其是礼嘉这样的前沿区域发展模式的精准锚定,而经营范围的大幅扩容,正是支撑这一宏大战略落地的具体抓手。 对于肩负着探索城市进化使命的礼嘉而言,拥有全新定位和能力的“两江产城”,将成为驱动这片热土实现更高层次、更可持续、更具魅力发展的最强劲引擎。
如今,礼嘉在两江产城的主导下,正探索着最适合自己的坐标。
这意味着,两江产城将不仅是礼嘉空间形态的塑造者,更是其智慧基因的注入者、生态价值的守护者、创新活力的激发者、高品质生活的营造者。
它将作为核心平台,整合政府、市场、产业等多方资源,加速礼嘉从“3.0版”向“理想之城现实样板”的进化进程,为重庆乃至全国探索超大城市高品质发展新路径提供“礼嘉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