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年,可以说是城市更新进入新时期的元年。
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专家刘泉,一个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摸爬滚打了近三十年的“地产老炮儿”,在城市发展新旧交替之际,亦曾多次参与到城市更新的实践当中,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接受凤凰网房产专访时,分享了关于城市更新的真知灼见。
城市更新应衔接历史,设计为先
凤凰网房产: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开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方法论是什么?
刘泉:现在我们遇到很多问题,但核心还是思路要转变,要理解城市更新到底是什么?
比如原来有一家最好的酒店,过了三四十年,经营者就考虑用手里攒着的一些积蓄对酒店进行改造。这就涉及到资金问题,改造要花多少钱?通过改造能不能再吸引一些社会资本进来?投进来后怎么能够产生回报?
过去的房地产开发,是买地、开发、再买地、再开发。但城市更新不可以,因为它还牵扯到历史和文化的问题,就像改造酒店,在这里曾发生过很多的历史事件,原来领袖名人住在这里,原来宴会厅见证过历史性事件,这个东西我要留着。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旧改应该怎么改?酒店旧了,装修不行了,原来的功能配置也不够了,怎么办?首先要找一个好的设计师,好的设计师在你的想法之上,他会帮你提升,作为专业人士,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比如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设计经验,再反馈到实际中来。
过去,国内并不重视设计,但从实践经验来看,重视前端设计,将事半功倍。设计为先,才能从保留历史文化的角度,修旧如旧。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开发最大的区别在于,一座城市里生活的人能延续多久,这个事业就能存多久,它是一种可持续的更新。
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发达国家,现在在城市里发生变化的,不是哪里盖了新楼,而是楼里边产生的文化、观念,从表面的物化的东西,变成一种对世界的文化输出。
这里就提到一个思路:城市更新改造不仅要保留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还要有能力创造新的文化。
通过城市改造,提升城市价值,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同时给国家、给城市提供了过去1000年、2000年没有的新文化,这才是我们对中国城市更新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
城市更新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凤凰网房产:推动城市更新的源动力是什么?
刘泉:房地产业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已经到了一个高点。从现在往后,它会进入一个缓慢的下行期。
过去做房地产开发,实际上是对增量部分进行建设和开发,这部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起到重要作用。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需要从存量中进行城市更新,这一点也是国家提倡和支持的。
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遇到的一些瓶颈和困难,这也意味着增量开发将走到它的历史终点,那么,就要返回来,对现有的存量进行挖掘。另外,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主观上都有积极性来参与旧城的改造和更新。
亟需寻找闭环的商业模式
凤凰网房产:城市更新目前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刘泉:现在亟需解决的是如何去寻找一个闭环的商业模式,能实现政府的目标,企业的目标,经济增长的目标,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企业,它得寻找到一个能够盈利的状态、手段、方式、条件、步骤,这个反而是现在我们做城市更新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运营模式,这是目前企业遇到的最大痛点。
在经济学上,政府投资有一个乘数效应,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政府投1块钱,能够吸引社会资本不是2块钱,它的乘数可能是4块钱8块钱,或者说就像我们开车的发动机,政府实际花一点钱相当于点一个火,最重要的是油箱里那些社会的主体参与进来,这车才能开得远、开得快,还能开走,否则打完火后油箱里没油怎么成?
现在城市更新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如何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才是决定性的。
政府的投资,过去有行政命令要求,按比例摊派,但民间的投资、社会主体的投资必须要靠市场化。
城市更新“标准”应慎用
凤凰网房产:城市更新有标准吗?
刘泉:“标准”要慎用,特别是对老建筑、老区域要慎用。
为什么呢?比如说北京城区的四合院,如果按照现在的建筑规范标准都得拆了,没有消防环路,消防车进不去,胡同那么窄怎么弄?着火了怎么办?没有停车位,什么都没有能拆吗?现在的消防车有多宽,云梯有多高?云梯设备会迭代,但房子至少会存在一百年,建完了房子,要让这个房子和城市空间规划来去匹配设备,肯定不是这样。
城市更新好比在城市里“绣花”,我更建议在初步规划的时候,要发挥各地方不同的积极性,因为它毕竟不是新建,而是改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标准”则更倾向于一刀切。城市更新,应该因地制宜,都不是因城施策,一个城市里不同的区域还不同,着重发挥设计师的才能。
城市更新开始实施,最开始应该由政府主导,专家参与,包括文物专家、规划专家、建筑专家、历史专家来参与这些事情,给这个区域一个定位,做好城市设计。
城市更新如何数字化?
凤凰网房产:现在大家都在提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数字化如何为城市更新赋能?
刘泉:还是以酒店改造为例,酒店的门锁,过去我们用的是钥匙,改造的上一轮用磁卡,现在有了新技术,可以人脸识别。
现在所有的科技手段都可以在城市更新中逐步嵌入进去,嵌入也不是一步到位的,现在的科技手段迭代很快,甚至一年就迭代一次,所以在新的改造过程中要留有这个空间。可能再过5年、10年,会有新的比人脸识别更方便、更精准还更安全的方式。
城市更新,以实际建筑和规划为基础,数字化就是在这个基础条件上量体裁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