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9日,深圳市重新发布了2021年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涉及的出让地块不变,共22宗,总用地面积约83.4公顷。
根据公告内容,中指研究院深圳分院研究总监童晓玲分析认为,深圳土拍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房地联动”,进一步下调住房销售限价,引导楼市预期。本批次用地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限价在原限价基础上下调3%-9.2%不等,安居型商品房销售限价在原限价基础上下调2.8%-9.1%不等。从此深圳房价的逻辑有了本质变化,面粉贵过面包以及面粉涨价带动面包涨价的现象或将改变,深圳未来价格将在相当一段长时间维持稳定。同时,对比二批宅地之前发布的土拍价格,可以发现不同区域地块降价幅度不同,西部区域降幅明显高于东部,未来不同区域的市场预期也会有所分化。具体来看,降价最多的是前海地块,有7000元/平;其次则是龙华地块,最多6800元/㎡;紧接着就是光明,最多的下降4500元/㎡;松岗、沙井下降2000多元/㎡;龙岗几块地平均下降2000-3000元/㎡;坪山和深汕则最少,在1000元/㎡左右。
二是严格市场准入,控马甲,控竞买数量,严查购地资金来源。严查房企购地资金来源,确保房企使用合规自有资金购地。要求联合竞买各方具备开发资质,禁止非地产行业资本进场,防止资本、实体资本以联合竞拍的形式涌进房地产。禁止企业以马甲形式围标。一家房企最多参拍三宗地。
三是优化土地竞价方式,合理限定土地溢价,大力发展租赁住房。严格限制土地溢价,地块溢价率上限统一由45%降至15%。在保持挂牌起始价不变的基础上,超溢价就摇号,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房企利益,防止过度竞争。南山、龙华2宗全年期自持租赁住房用地直接采用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其余用地采用“竞自持租赁住房 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最高不超过该宗地普通商品住房面积的40%),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倾斜”的工作要求,拓宽租赁住房供给渠道。
童晓玲分析认为,本次土拍通过严格市场准入、优化竞价方式、强化“房地联动”等多项举措,对拍地规则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继续表明了深圳政府的一贯态度:那就是坚守“房住不炒”的定位,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大力增加居住供应和发展租赁用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